2021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授獎名單近日正式發布,通用技術中紡院3項目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。榮獲獎項項目名稱分別為:“紡織品測定用控制織物國家標準樣品(5項)的研制”、“聚乙烯涼感復合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”、“高鐵用PAN基預氧絲水刺非織造材料的開發及關鍵技術研究”。
紡織品測定用控制織物國家標準樣品(5項)的研制
牽頭單位:
中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
標準樣品就是實物形式的標準,它與文字標準共同構成完整的標準形態。標準樣品在保障檢測有效、提升產品質量、推動產業升級、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,項目研制了5項紡織領域常用的服用性和功能性試驗國家標準樣品,并成功取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標準樣品編號,成為有證標準樣品(CRM)。這5項國家標準樣品的發布實施,填補了紡織領域國家標準樣品的空白,進一步滿足了國內紡織品檢測試驗用標樣的需求,降低了試驗成本,擺脫了長期以來對國外進口高價耗材的的依賴,在檢測機構、科研院校、儀器廠商、企業工廠等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。
聚乙烯涼感復合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
牽頭單位:
凱泰特種纖維科技有限公司
項目通過設備的適應性改造、原料改性、特殊紡絲組件設計等先進技術的運用,形成了整套工藝技術方案,建成了年產3000噸以上的產業化生產線,能耗低,環境效益良好;開發的涼感聚乙烯系列纖維產品具有接觸涼感、織物手感滑爽柔軟、懸垂性好、抑菌防霉等特點,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服飾需求,在運動服、家紡、涼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,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生活體驗。項目不僅可為服裝用紡織面料、家用等領域提供高檔的纖維原料,滿足各行業的需求,而且對紡織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高鐵用PAN基預氧絲水刺非織造材料的開發及關鍵技術研究
牽頭單位:
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
項目攻克多項技術難題,首次開發出成套低克重薄型PAN基預氧絲水刺非織造材料制備技術,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PAN基預氧絲水刺非織造材料的廠家。項目開發的PAN基預氧絲水刺非織造材料,成功實現替代玻璃纖維制品,解決了玻璃纖維制品固定帶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問題,同時提高了材料的環保阻燃等級,降低了產品厚度提升了高鐵內飾材料的輕量化水平,并已成功應用于中車集團復興號高鐵,推動了高鐵內飾材料的升級換代。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,同時也推動了差別化纖維在非織造布領域的應用,有助于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。